六月, 是小妹的生日月, 也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月, 不算太多心思的我倆, 也沒有太多的安掛, 簡簡單單的吃了一頓滿足的飯, 也很快樂。 今年, 我們選了Crown Plaza Hotel 的 Semi-Buffet, 環境有點嘈吵, 不算適合浪漫情侶, 但兩夫妻吃一頓溫馨飯, 卻仍是非常合適的。 食物的選擇是走精緻路線的, 有即開生蠔, 我一人吃了半打有多! 另外,非常推介法式海鮮湯, 新鮮味美,即點即整。 這一頓嘛,是我們兩小口子最近幾個月唯一一頓二人世界的晚餐, 談談天,說說地, 簡單也可以很快樂。 另外, 與姐妹淘一起慶祝的生日飯, 是在中環九如坊的Paul's Kitchen, 環境一流, ...
自從O仔四個月大開始, 今次,是我第四次認真坐低寫有關O仔讀書的問題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看再看我之前有關小朋友讀書的想法和分享: 也談孩子的教育(一) 也談孩子的教育(二) 也談孩子的教育(三) 目前,O仔已18個月了, 我們也越來越需要及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 這篇文章是想記錄我的一點想法/計劃; 所以有點似「自言自語」; 當然希望有前輩可以指點一二。 或者大家分享分享看法。 順性教育 香港的幼稚園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活動教學、傳統教學; 有些重視Show and Tell, 有些著重啟發思考; 有些強調抄寫及數學能力, 有些則以一口流利英語為填點。 有些被稱為神校, 有些定位為愉快學習。 我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 當然有人會說「考到先講」, 但我覺得如果考到我都「唔想讀」,咁又何苦如此痛苦地考呢? 有人說,如果孩子「活潑好動」,傳統學校會讓比較辛苦; 同時亦有人說,如果孩子「內向慢熱」,則應該加強自信去提升「競爭力」。 到底我應該選擇順性教育,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相得益彰? 還是著力於協助孩子克服「性格上的弱點」,精益求精呢? 愉快學習的迷思 到底甚麼是「愉快學習」呢? 寓學習於娛樂,少功課,不重考測,便等於愉快嗎? 其實,讀那一家幼稚園,也會見到校內一張張天真無邪的笑臉; 或許,不愉快的,往往只是父母對於孩子學習的「成果」吧。 又或者,是我們如何看待「成果」這回事。 考入「名小」便等於「成功」? 我們從小的認知,不也是說「過程比結果」重要嗎? 另外,假如我意欲愉快學習,希望O仔其後入讀新派直資小學, 但那些好學校每每有成二三千人競爭, 這些學校到底如何挑選學生呢? 然後又出現了¨If ...
歲半!終於可以好型咁唔洗用1X個月去表達有幾大了。 真的不能不感歎, 有孩子的生活, 好似日日都以「光速」進行咁樣, 唔覺唔覺又一個月。 這個月嘛, O仔學會了「跑步」、學會了「不扶住慢慢落樓梯」、學會了「一個人在遊樂場走來走去咁玩」。 那種感覺是,O仔是一點BB味都無的。 同時,O仔也學會了「發忕憎」,不如意時會「假喊」(但有眼淚的,演技好到無朋友!)。 我呢,就通常會要求他冷靜下來,開口告訴我想點樣(不外乎想抱和不想瞓覺); 冷靜講到,我都會如佢意, 因為,我不喜歡他扭。 所以唯有同佢講數、講道理。 身高不肯定 體重不肯定,但唔覺有重到 飲食好番好多,無咁麻煩。 身體發展So far so good咁啦。無咩特別。 說話及指令單字方面:(Noun) Cat, Car, Dog, Bird, Bus, Nappie, App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