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的很辛苦... 累透了。

很想去旅行。

就在星期四晚上,我們決定去旅行。

星期五,決定去日本。

星期六,初訂了行程。

只待星期一confirm J先生的假期 (他的工作比較困身, 取假實在不易),便打算於星期二去做payment訂package。

12月初,日本見。

希望能成行!
容許我用一篇blog去回應mattababie的網誌。

我便是她文中「其他blogger」之一位呢。

哈哈... 人情何價?當天我們四個討論過後,我已知我的想法未必是「正統/正常/正規」的... 甚至未必符合一般人的期望;不過,我是有這麼的一份堅持的。

首先,我是一個「很. 不. 喜. 歡」去「飲」的人。所以,基本上,除了是「親戚」(即唔去會俾阿媽打死)、「中學同學」(有時當聚舊)、或「生死之交」之外,一般情況下,我也是「只去觀禮」的。

當然,人在江湖,總有部份情況下,是身不由己地不能不出席這些婚宴的;例如同事結婚、或很久沒見的昔日好友結婚。(要知道,友誼呢吓野,少左聯繫,係會無咩好講;但唔會無左個朋友囉)。

所以,基本上,我的人情是「按友誼深淺」去準備、而非按「擺酒地點」去決定的。
畢竟,在我心中/腦中,閣下擺邊處我係無份決定的,我不是來「夾錢食飯」的,所以我不會「因場地而改變我的人情價格」。

親友:不用煩,阿媽搞掂....
生死交:不用想,多多都俾!so far,最多俾過兩次做「半萬」的人情。
好朋友:1000至1600元,不等。
中學同學(好熟個班,即現仍定時聚個班):800元
同事(下計直接under我的下屬)/其他:600元
可能有部份blogger/朋友真係會覺得你去四季飲都做600元?是呀!佢擺四季真係「唔關我事」的;佢結婚「洗好多錢」又真係「唔關我事」的。

我知道mattababie一定又會話我做人太「執拗」了。嘻嘻。
婚禮/婚照攝影師的選擇其實是很個人的,我分享的,是十分「主觀」的、亦是十分「個人化」的選擇。
我覺得每一對新人在選擇攝影師時,應有以下的考慮:
  • 自己的需要及對婚禮/婚照攝影師的要求
  • 有部份影婚照攝影出色的攝影師,影婚禮未必是最佳的選擇;相反亦然。
  • Research及溝通是十.分.重.要的。
  • 要manage自己的期望,sample相好睇,唔代表個攝影師水準一定高!記住呀,所有攝影師一定把最好的作品展示出來。大家都只係「云云眾生」中的一員,強烈建議要求攝影師分享多一點「整個婚禮」的相片。(意指大路Sample相以外的),我會特別留意一些「無咁靚」的新人,因為靚人靚景靚天氣,D相係「好難唔靚」的,但如果攝影師把一些比較「唔起眼」的新人都影得好有FEEL,咁樣,就「揀得過」呀!
  • 信任攝影師是好重的,但我仍然建議大家要整一個LIST俾個攝影師做REFERENCE,詳列自己MUST-HAVE的ITEM。
  • 我是一個不議價的人,亦不建議大家對攝影師議價。好的攝影師,多多少少都有點藝術家FEEL,而價錢,係比較敏感的題目,議價後,影響大家的關係/MOOD,影出來的相唔合心意就仲衰。如果自己的BUDGET有限,倒不如找個「心水價格」以內的攝影師。其實,每一種「價格」都有好的攝影師。分別,可能在於經驗、器材、人手支援、以及...名氣.....
經過多番考慮,我已選擇了Lukas作為我的婚禮攝影師。這是我第一個confirm的項目。在仍未落實日期及wedding planner的時候,我已決定「非君不要」!
目前,因為作有許多的uncertainty,所以未決定4小時或是6小時的服務,但,佢比較flexible,所以無問題的。
我也很期待Lukas為我和J拍攝的照片呢。
認識Lukas,是一個偶然。

看過Kurt的照片後,再加上wedding planner的推介,在收到報價單後,我以為我會confirm他的service。某天,當我繼續我的search reference時,我突然click到flickr的這一個網頁:
http://www.flickr.com/photos/konarik/collections/72157622494282568/
(再次感謝互聯網的出現,及光纖技術的普及)。
在這個網頁,我認識了一個居住於布拉格超過十年的捷克人。是這一張相打動了我的心:

雖然當時沒有任何其他人參考,但我仍膽粗粗與Lukas展開一連串電郵的交流。
據Lukas當時所說,我是第一個亞洲人聯絡他。因為他本身沒有夥拍任何wedding planner,所以他多是替當地人影相的。他覺得很奇怪我為什麼會找到他。

亦正因為他是這般的「地道」,所以吸引了我的目光。

他的照片與Kurt一樣,充滿電影感;流露著自然的美。二人的分別之處,我會說... 真的是十分個人的觀感... Lukas少了一點「商業味道」。

婚禮攝影,與其他一切的行業一樣,亦是商品的一種,某程度上,大家千里迢迢去到另一個國度拍攝,有一些「地標式」的婚照,是無可口非的;但越看得多reference,我越不喜歡Kurt的照片。因為在他的blog中,你不難發現不少新人的照片中有「差不多」的posture、「差不多」的角度、「差不多」的構圖;好的方面看,是「一致性強」,但不好的方面看,是「有點standard shot」的感覺。

或許是Kurt在這行業運作已有多年吧;當一對新人沒有太多意見時,他就給「維持一定水準」的服務。而Lukas,則影相多年,業餘性則;投身婚禮攝影只有4年光境。亦因為客人多是本土人;那些「地標式」的相片,其實又真的較少。

至於價錢,我會說,超值囉....

Lukas Knoarik
http://konarik.info/
http://www.facebook.com/prague.wedding.photography

早前,因為小妹的推介,已有兩對香港新人前往拍照,口碑不俗。Lukas 最近電郵我,問我「做過d咩野」,因為多了香港人成為他的facebook fan。他知道我推介了他,他很感激呢!我「要脅」他說要好好照顧所有來自香港的新人,因為好大可能是因為看過我的推介呀!不要「壞」了我的名聲呢!
籌辦海外婚禮,除了場地以外,其中一項「最頭痕」的,便是尋找合適的婚禮攝影師的了。 多方面的思量:
  • 攝影風格/技術
  • 中西方文化喜好的差異
  • 對婚禮地方的認識
  • 熱忱
  • 個性
  • 價格
除了價格,其餘五方面都可說是十分個人的考慮,甚至可以說是「偏見」。

我覺得大部份「出得來行走江湖」而又「站得住腳」的攝影師,我深信他們總有其個人之處;我不會說攝影師甲比攝影師乙好;我只會說我個人比較喜歡攝影師丙同丁。

品味/喜好這一樣東西,是十分個人的。

至於我,我比較喜歡photojournalistic的婚照,如這些:







捕足最自然、最美的一刻;不介意那一刻我可能閉上眼睛,現了細紋,只希望可以把我和J最情深的一刻紀錄下來。
非常個人的要求:
  • 在整個婚禮的過程中,攝影師須緊閉咀吧,不要說任何一句無聊透頂的說話,影響我大婚當天的情緒!
  • 在行禮的過程中,攝影師不得「干預」過程,例如不可「叫停」,並示意新人「望鏡頭」!
  • 希望照片是捕捉各人的表情、情緒及整個婚禮的氣氛;以「人」及以「情」為中心。
  • 在拍攝POTRIAT照片時,不希望「重複又重複」地做同一組動作(這一點比較困難),因為我不是要MODEL相,我要的是「屬於我」的婚照!
  • 攝影師的個性要開朗愉快,太過藝術家脾氣的有點「不太好」了。
  • 願意與我不厭其煩地溝通。不一定說關於我的,但可能在facebook、電郵等不同渠道交流意見,加深彼此的了解,能把我的個性真實的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