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是小妹的生日月,

也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月,

不算太多心思的我倆,

也沒有太多的安掛,

簡簡單單的吃了一頓滿足的飯,

也很快樂。


今年,

我們選了Crown Plaza Hotel 的 Semi-Buffet,

環境有點嘈吵,

不算適合浪漫情侶,

但兩夫妻吃一頓溫馨飯,

卻仍是非常合適的。

食物的選擇是走精緻路線的,

有即開生蠔,

我一人吃了半打有多!

另外,非常推介法式海鮮湯,

新鮮味美,即點即整。

這一頓嘛,是我們兩小口子最近幾個月唯一一頓二人世界的晚餐,

談談天,說說地,

簡單也可以很快樂。



另外,

與姐妹淘一起慶祝的生日飯,

是在中環九如坊的Paul's Kitchen,

環境一流,

食物精緻,美味。

十分推介!





自從O仔四個月大開始,

今次,是我第四次認真坐低寫有關O仔讀書的問題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一看再看我之前有關小朋友讀書的想法和分享:

也談孩子的教育(一)
也談孩子的教育(二)
也談孩子的教育(三)

目前,O仔已18個月了,

我們也越來越需要及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

這篇文章是想記錄我的一點想法/計劃;

所以有點似「自言自語」;

當然希望有前輩可以指點一二。

或者大家分享分享看法。


順性教育

香港的幼稚園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活動教學、傳統教學;

有些重視Show and Tell,

有些著重啟發思考;

有些強調抄寫及數學能力,

有些則以一口流利英語為填點。

有些被稱為神校,

有些定位為愉快學習。

我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

當然有人會說「考到先講」,

但我覺得如果考到我都「唔想讀」,咁又何苦如此痛苦地考呢?

有人說,如果孩子「活潑好動」,傳統學校會讓比較辛苦;

同時亦有人說,如果孩子「內向慢熱」,則應該加強自信去提升「競爭力」。

到底我應該選擇順性教育,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相得益彰?

還是著力於協助孩子克服「性格上的弱點」,精益求精呢?


愉快學習的迷思

到底甚麼是「愉快學習」呢?

寓學習於娛樂,少功課,不重考測,便等於愉快嗎?

其實,讀那一家幼稚園,也會見到校內一張張天真無邪的笑臉;

或許,不愉快的,往往只是父母對於孩子學習的「成果」吧。

又或者,是我們如何看待「成果」這回事。

考入「名小」便等於「成功」?

我們從小的認知,不也是說「過程比結果」重要嗎?

另外,假如我意欲愉快學習,希望O仔其後入讀新派直資小學,

但那些好學校每每有成二三千人競爭,

這些學校到底如何挑選學生呢?

然後又出現了¨If you fail to prepare, please prepare to fail¨這句「嚇死人」的說話。

再然後,又有人建議,先讓孩子「谷一谷」,谷入這些直資一條龍便可以愉快學習了。

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大B細B

其實,作為12月細仔,八成以上親友,包括我媽,也跟我說「下年做超大B」啦。

不過,我真的很想問,大B細B分別有這麼大嗎?

有人說:分別在於小手肌的發展。

因為當前小學重抄寫的多,

如果小朋友小手肌未Ready,

不斷追功課絕對是一種折磨。

又有人說:分別在於小孩的心理發展。

因為大B的表現理想,自信心會高一點;

但細B常常屬於「比照顧」的一群,所以獨立性,同自信心的培養會相對困難。

真的嗎?

當然,其實做大B做細B也輪不到我話事,

到底是甚麼學校願意取錄我家O仔才是最終決定O仔做大B定細B呀!

不過,一想起.... 比O仔大足14個月的九、十月細龍B也大有可能和O仔一同考K,

我,也是認命的去做超大B吧!


我的期望/目標?

經過一輪research及準備後,我目前的計劃是這樣的:

首先,因為O仔在愉景灣某國際幼稚園上PLAYGROUP,

暑假過後會「升班」至一星期三堂的「Toddler」班,

如無意外,我可以在明年1月直升N班;

開始O仔「自己一個人仔番學」的生活。

因為這是一個「非主流」的國際幼稚園,

除非我鐵定升讀國際學校,

否則,明年九月定必轉校升K。

如果考慮「就近入學」,

有以下的選擇:

學校A/讀K或N:愉景灣;10分鐘車程;英普;學費約HK$6000/月

  • 優點:英普、愉快輕鬆、校服靚
  • 缺點:如考國際學校,表現理想;如考直私小學,競爭力較低。
學校B(學券)/讀K:東涌;15分鐘車程;英粵;學費少於HK$500/月

  • 優點:校風純樸,愉快學習,教會學校
  • 缺點:校舍非常不吸引,沒有自然光;

學校C(學券)/讀K:東涌;15分鐘車程;英粵;學費少於HK$500/月
  • 優點:校風純樸,愉快學習,保良局學校,視學報告一流
  • 缺點:校舍非常不吸引,沒有自然光;


如果考慮「學校質素」:


學校D(非學券私立)/讀N:青衣;35分鐘車程;英粵/英普;學費約HK$5000/月

  • 優點:兩文三語,家校合作;重視兩文三語,求學態度,及有用家朋友讚不絕口
  • 缺點:競爭大,超大;入到可以去買買六合彩
學校E(非學券私立/半龍)/讀K:九龍塘;40分鐘車程(私家車);英粵;學費約HK$3,000/月
  • 優點:五育發展,遊戲學習;Tier-1心儀半龍小一;教會學校,有親友子女在學中,盛讚
  • 缺點:遠;如入讀,第一時間要買車;相對較傳統;驚「谷」
學校F(學券)/讀K:九龍塘;40分鐘車程(私家車);英粵;學費應少於HK$1,000/月
  • 優點:重視獨立自理;有蒙教混齡學習理念;人本教育;強調責任心、堅毅、正直。
  • 缺點:遠;如入讀,第一時間要買車;有用家朋友建議外出參與英文學習
學校G(學券)/讀K:九龍塘:40分鐘車程(私家車);英粵;學費應少於HK$1,000/月

  • 優點:校舍開揚;操場數一數二大。愉快學習。
  • 缺點:遠;如入讀,第一時間要買車;沒有朋友子女入讀,認識不算多。
學校H(非學券私立)/讀K:中環;一小時(車+船);英粵;學費約HK$3,000/月
  • 優點:以愛心教育出名;著重品德教育;教會學校
  • 缺點:好遠
學校I (非學券私立)/讀N:九龍塘;40分鐘車程(私家車);英粵/英普;學費約HK$4,000/月
  • 優點:細校,兩文三語強,遊戲學習
  • 缺點:競爭好大
學校J (非學券私立)/讀N:九龍塘;40分鐘車程(私家車);英粵/英普;學費約HK$6,000/月
  • 優點:老牌名幼;曾上過同團體辦的PLAYGROUP,感覺好好;兩文三語好強
  • 缺點:校舍較舊

    另外選擇:

    學校K (國際幼稚園)/讀K:東涌;30分鐘車程;英普;學費約HK$7,000/月

    • 優點:國際學校;有可能考同團體的國際小學有優勢
    • 缺點:長遠commitment,好多考慮。



    目前的取態是:D > E > F> I> J> H > A/H > G> B > C > K

    當然大部份K我們也只是抱住「一試無妨」的心態,入不到,是正常的;入到;就真的要請大家食餐好的!

    你們有甚麼建議呀?




    歲半!終於可以好型咁唔洗用1X個月去表達有幾大了。

    真的不能不感歎,

    有孩子的生活,

    好似日日都以「光速」進行咁樣,

    唔覺唔覺又一個月。

    這個月嘛,

    O仔學會了「跑步」、學會了「不扶住慢慢落樓梯」、學會了「一個人在遊樂場走來走去咁玩」。

    那種感覺是,O仔是一點BB味都無的。

    同時,O仔也學會了「發忕憎」,不如意時會「假喊」(但有眼淚的,演技好到無朋友!)。

    我呢,就通常會要求他冷靜下來,開口告訴我想點樣(不外乎想抱和不想瞓覺);

    冷靜講到,我都會如佢意,

    因為,我不喜歡他扭。

    所以唯有同佢講數、講道理。


    身高不肯定

    體重不肯定,但唔覺有重到


    飲食好番好多,無咁麻煩。


    身體發展
    So far so good咁啦。無咩特別。


    說話及指令
    單字方面:
    (Noun) Cat, Car, Dog, Bird, Bus, Nappie, Apple, Door, Banana, Bear, Baba, Mama, Byebye, Hi, Nose, Ears, Book,書, 手, Shoes, 包, 錶, 餅, 魚, Fish, 車, Auntie, Elephant, airplane, Bear, Flower (wawa音), 水, house, hat, net, boat, kite, sun, triangle, rain
    (Adjective) Happy, 
    (Verb) Wash, 洗, 刷, 要, (疊)高高, kiss, 拖住,揸住
    (指令類) 係, 好, OKAY, 知道, Yes, No, Thank you, Please, Oh no, 
    以上的字,是O仔會認得的情況下讀出。


    但不愛米飯,只愛魚愛菜。
    還有,鍾意零食。

    其實點知道佢地有無色盲呢?
    O仔好似唔多認到顏色咁。
    咩都係Blue 。
    點算呢?

    但更多時候,他也會好似鸚鵡咁跟我講: green, yelloe, red, circle, sun等, 不過,我唔出聲,佢又認唔到。

    O仔呢,
    是一個零BB樣的BB,
    歲半人仔,
    望落似兩歲。
    開始要認真考慮讀書問題,
    12月仔,做大B好,定細B好呢?










    一早已決定,

    O仔歲半時,我們會送他一個小廚房玩具。

    雖然係男仔,

    但無論健康院或PLAYGROUP導師也指出小廚房玩具對小朋友的成長很重要。

    因為可學習與人溝通,

    因為可學習更多生活的技巧。

    而且也屬於蒙教內重要的一環.....

    (O爸爸說,OKAY,說買便買吧,不用一連串理由了)

    O仔的玩具真不算多。

    大部份其實是蒙教教具,

    或二手玩具。

    所以,每次帶佢去玩具店行,

    他也會「嘩嘩聲」咁大叫,

    真係好鬼失禮人。

    另外,去親朋友仔屋企玩,

    佢都好似十世未見過未玩過咁,

    搞到我十分唔好意思。

    所以,近日也開始了「買玩具」。

    不過,O爸爸不太認同呢。

    他仍是主張男孩子,

    不用買玩具,

    落街踢吓波,游吓水就可以了。

    (汗!)

    講就咁講,

    但當O爸爸見到林O仔在Janod玩具店內自言自語自己煮野俾自己食時,

    O爸爸立即叫買!

    (哈哈,這個口硬心軟的男人!)

    當日,我們打算買的是以下這個:

    (圖取自官網, HK$2000)

    二千大洋,

    只可說,好彩佢全線缺貨!

    才得以讓我們回家冷靜考慮。

    O媽媽我又到了發揮無敵網購的能力,

    在G market,樂天購物網, amazon.com等

    正當我打算以1000入手Wonder World Kitchen時



    竟然搭上搭有一位素未謀面的「媽咪」正自己組團團購廚房玩具,

    更是一直十分喜歡的Hape Toy Kitchen。

    有買六送一優惠,再加送一份配件小禮品!

    剛好組成7位媽媽,

    大家真的估都估唔到,

    我最終是以約HK$830的價錢,買得這個原價接近HK$1,300的廚房仔!

    雖然要O爸爸親自去港島區交收(當日仲要好大雨呀!)

    但回家O仔見到時,

    係咁「嘩嘩聲」叫,

    我們都覺得一切都好值得!


    O爸爸立即動工整,


    難度分是零....

    O仔也可以一齊幫手整....


    同日早上,

    O媽媽已率先買定少許切切切食物。


    宜家,

    O仔每天下午都會用廚房仔煮食物俾我們食...

    他好似分得出這是玩具一樣,

    他會扮試味,

    會扮餵我們食...

    但他不會放入口呀!




    五月上旬,出差了德國慕黑克一星期。

    這個星期,工作很趕,活動很忙。

    但再忙、再趕,

    也無損我四處逛逛的雅慶。

    而且,之前預備要買的東西,

    也一應買到呢!

    而慕尼黑,

    亦比我想像中有趣,

    相信有機會的話,

    我一定會再來!




    所有文具控的人,也不可不逛的文具店!

    我連去兩日,也忍不住手買到傻!

    單是信紙,

    我也買了很多!

    為什麼會買信紙?因為我和老公兩人仍會寫信給對方啦!

    我承認,我們是舊式人!




    慕尼黑的建築也是滿有特式的!


    著名的廣場,好多人!真的好多人!








    喜歡食德國熊仔糖的,真的不可錯過。

    我買了很多回來。

    比在超市買到的,好吃十倍!



    重頭戲!

    去德國怎可以不買Rimowa呢?

    而買Rimowa,當然是在慕尼黑最抵買。

    有幾抵?

    上圖的是26”及29“ Rimowa Salsa款, 

    香港售價為HK$4,280及HK$4,780,

    我也德國買的價錢是EUR377/ EUR388 (店價)
    X 九折(經銷商價)X 九折(現金價)X 10﹪退稅
    = EUR 274 (~HK$2,418)/ EUR 283 (~HK$2,500)

    一開二, 

    唔四對唔住自己。

    我買了一大一中。

    點買?

    自己Google Map 上圖店名即可。

    好易搵的!